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與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水平密切相關,每一次新型能源的開發都使人類經濟的發展產生一次飛躍。在我們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世界能源結構也正在孕育著重大的轉變,即由礦物能源系統向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可持續能源系統轉變。所謂可再生能源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與人類共存的能源。他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在這眾多的可再生能源中,目前發展最快、商業化最廣泛、經濟上最實用的,當數風力發電。 我國幅員遼闊,峰峰資源豐富。根據氣象部門的資料,可開發的陸地風能資源10m高層大約為253GW,可利用的海洋風能資源大約為750GW。東南沿海一帶和附近的島嶼以及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地區都蘊藏著豐富的風能資源,年平均風速達6m/s以上的內陸地區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為。

目前市場上的主流風電機組是單機1.5MW裝機容量的,本文以該機組簡單說明行星減速機與風電聯系的精密程度,一套風電機組的核心機械傳動部分為1臺行星齒輪增速箱,4臺偏航驅動器(由電機+行星減速機構成)及3臺變槳驅動器。
偏航系統是水平軸式風力發電機組必不可少的組成系統之一,對風電機組利用風能起著非常巨大的作用。偏航系統的功能就是捕捉風向,控制機艙平穩、精確、可靠的對風,他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假設現在是東南風,風電機組正常工作,機艙葉輪處于迎風狀態,也就是朝向東南方向,但是隨著時間變化,風向逐漸的變化為南風了,那么風電機組肯定不能再原來位置工作了,這時就由風速風向儀測得風向變化,并傳給控制系統存儲下來,控制系統又來控制偏航裝置中的四臺偏航電機往風速變化的方向同步運轉,偏航電機通過4級行星減速機帶動小齒輪旋轉。小齒輪是與大齒圈(大齒圈通過螺栓緊固在塔筒法蘭上,不能旋轉)相嚙合的,與偏航電機、偏航行星減速機統一稱為偏航驅動裝置,偏航驅動裝置是通過螺栓固定在主機架上的,在偏航驅動裝置的帶動下,機艙位置逐漸調整到與風向儀測得的風向一致的方位上。當然風向變化和偏航驅動裝置調整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不一定一下子就從東南風變為南風了。 |